202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公示
根据《关于202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辽中会字〔2024〕51号)的规定,经辽宁省中医药学会提名,现将我单位作为第四完成单位申报202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项目“乳腺疾病中西医结合全周期诊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予以公示。
自即日起5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序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科研与学科建设部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单位: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辽宁省本溪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系电话:024-45859397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2025年1月24日
202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科技进步类)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乳腺疾病中西医结合全周期诊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提名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提名等级: 二等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序号 |
知识产权(标准) 类别 |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标准编号) |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标准起草单位) |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
1 |
发明专利 |
一种调节肿瘤免疫并抗肿瘤的复方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
中国 |
ZL202210420664.8 |
2023年08月11日 |
6221887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理工大学 |
刘彩刚、杨永亮、刘贺、牛楠 |
有效 |
2 |
发明专利 |
一种治疗急性浆细胞乳腺炎的复方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
中国 |
ZL202210639905.8 |
2023年11月21日 |
6502430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苏州曜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刘彩刚、杨永亮 |
有效 |
3 |
发明专利 |
一种治疗慢性浆细胞乳腺炎的复方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
中国 |
ZL202210639913.2 |
2023年11月21日 |
6507071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苏州曜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刘彩刚、杨永亮 |
有效 |
4 |
发明专利 |
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KKLC1蛋白抑制剂中的应用 |
中国 |
ZL202210524725.5 |
2023年08月04日 |
6203969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刘彩刚、杨永亮、刘洋 |
有效 |
5 |
发明专利 |
环戊基菲啶苯类化合物在制备TLN1蛋白抑制剂中的应用 |
中国 |
ZL202011417825.5 |
2024年01月26日 |
6655828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刘彩刚、杨永亮 |
有效 |
6 |
发明专利 |
苯并哒嗪类化合物在制备SOST蛋白抑制剂中的应用 |
中国 |
ZL202010933881.8 |
2022年03月01日 |
4967264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刘彩刚、杨永亮、赵玉虹 |
有效 |
7 |
发明专利 |
一种抑制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和治疗乳腺癌的药物 |
中国 |
ZL200810177336.X |
2010年09月29日 |
679242 |
裴晓华、李曰庆、樊英怡 |
裴晓华、李曰庆、樊英怡、马秀璟、李桃花 |
有效 |
8 |
发明专利 |
一种治疗乳腺良性增生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中国 |
ZL201010258624.5 |
2014年12月17日 |
1544696 |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裴晓华 |
有效 |
9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中药智能决策技术研究数据与展示平台 V1.0 |
中国 |
2024SR1780379 |
2024年11月14日 |
软著登字第14184252号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有效 |
10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中药生产过程数据挖掘技术与展示平台 V1.0 |
中国 |
2024SR1780405 |
2024年11月14日 |
软著登字第14184278号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有效 |
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和工作单位
序号 |
完成人姓名 |
完成单位 |
工作单位 |
1 |
刘彩刚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2 |
冷锦红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3 |
孙丽莎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4 |
裴晓华 |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5 |
高晓宇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6 |
崔长升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7 |
刘超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8 |
马清田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9 |
史源 |
安阳市肿瘤医院 |
安阳市肿瘤医院 |
10 |
张宇 |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2024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
现将本单位邵平参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拟提名2024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的1个项目予以公示,项目名称《基于“郁毒致虚”理论的乳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的构建与推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邵平为第10完成人,具体信息详见附件。
自即日起7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内容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本单位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单位: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辽宁省本溪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系电话:024-45859397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2025年1月24日
2024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
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基于“郁毒致虚”理论的乳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的构建与推广
提名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提名等级: 一等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序号 |
知识产权(标准) 类别 |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标准编号) |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标准起草单位) |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
1 |
发明专利 |
一种调节肿瘤免疫并抗肿瘤的复方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
中国 |
ZL202210420664.8 |
2023年08月11日 |
6221887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理工大学 |
刘彩刚、杨永亮、刘贺、牛楠 |
有效 |
2 |
发明专利 |
一种治疗急性浆细胞乳腺炎的复方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
中国 |
ZL202210639905.8 |
2023年11月21日 |
6502430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苏州曜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刘彩刚、杨永亮 |
有效 |
3 |
发明专利 |
一种治疗慢性浆细胞乳腺炎的复方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
中国 |
ZL202210639913.2 |
2023年11月21日 |
6507071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苏州曜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刘彩刚、杨永亮 |
有效 |
4 |
发明专利 |
噻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KKLC1蛋白抑制剂中的应用 |
中国 |
ZL202210524725.5 |
2023年08月04日 |
6203969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刘彩刚、杨永亮、刘洋 |
有效 |
5 |
发明专利 |
环戊基菲啶苯类化合物在制备TLN1蛋白抑制剂中的应用 |
中国 |
ZL202011417825.5 |
2024年01月26日 |
6655828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刘彩刚、杨永亮 |
有效 |
6 |
发明专利 |
苯并哒嗪类化合物在制备SOST蛋白抑制剂中的应用 |
中国 |
ZL202010933881.8 |
2022年03月01日 |
4967264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刘彩刚、杨永亮、赵玉虹 |
有效 |
7 |
发明专利 |
一种抑制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和治疗乳腺癌的药物 |
中国 |
ZL200810177336.X |
2010年09月29日 |
679242 |
裴晓华、李曰庆、樊英怡 |
裴晓华、李曰庆、樊英怡、马秀璟、李桃花 |
有效 |
8 |
发明专利 |
一种治疗乳腺良性增生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中国 |
ZL201010258624.5 |
2014年12月17日 |
1544696 |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裴晓华 |
有效 |
9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中药智能决策技术研究数据与展示平台 V1.0 |
中国 |
2024SR1780379 |
2024年11月14日 |
软著登字第14184252号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有效 |
10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
中药生产过程数据挖掘技术与展示平台 V1.0 |
中国 |
2024SR1780405 |
2024年11月14日 |
软著登字第14184278号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有效 |
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和工作单位
序号 |
完成人姓名 |
完成单位 |
工作单位 |
1 |
刘彩刚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2 |
陈光磊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3 |
牛楠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4 |
孙丽莎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5 |
顾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6 |
崔笑宇 |
东北大学 |
东北大学 |
7 |
裴晓华 |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8 |
冷锦红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9 |
张董晓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10 |
邵平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
11 |
赵瑜 |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2011年12月22日正式成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总资产5.5亿元,公司位于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员工480人。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润三九东北生产基地。
公司是系列中成药研发、生产的领军企业,同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研制出脾胃、痹症、乙肝、感冒四大系列中成药,共计41个品种,其中6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7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主导产品气滞胃痛颗粒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为首的专家团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研发的脾胃病系列药之一。
公司自主创新8项核心技术,并联合开发了5个技术平台。先后承担省、市级重大科技创新课题20余项,在中药新药研制及保健品开发,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取得科研成果20多项。形成了现代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与转化的集散地和辐射源,已成为辽宁省推进中药现代化的有力技术支撑。
“十二五”以来,公司将“产品源于设计、高标准、高起点、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气滞胃痛颗粒改扩建工程、尪痹胶囊和片剂生产线技改工程中,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了提取、制剂、包装全过程的自动化生产,现具备年提取中药材6500吨,生产颗粒剂5亿袋、胶囊剂4亿粒、片剂6亿片的能力。公司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拥有国内一流的标准化实验室,辐射华润三九东北生产企业。
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小作坊式生产、90年代机械化生产至目前的自动化生产,近40年间,见证了我国中药生产的发展历程,是我国中药制造业发展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公司践行“诚实守信”的核心价值观,关爱员工,履行社会责任。先后获得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辽宁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十四五”期间,华润本溪三药将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培育 “四大核心”能力,实施“六大举措”,通过ERP、MES、SCADA、DCS、PLC等系统的无缝结合,采用先进的PAT、PKS技术,构建多维数据异构集成和统计分析,实现设施互联、系统互通、数据互享、业态互融智能化管控体系,开展核心品种关键药材GAP规模化种植,产品梯队建设,强化核心品种产品力提升和工艺研究等举措,将华润本溪三药打造成智能化、数字化、规模化、集约化一流制药企业。